时间:2024/8/30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简简周

医院的指尖血采集室门口,一个5、6岁大的男孩子正哭得声嘶力竭,脸颊也因为拼尽全力想逃脱而挣得通红。

他的妈妈两手并用,正牢牢地拽着他,不让他有丁点儿能够挣脱的机会。不过对抗这个年纪的男孩子,她的样子看上去也有些吃力了。

大庭广众之下,这个状况可能让她感到有些难堪,于是冲着男孩子怒吼:“你是男子汉,怎么可以这么胆小?你再这么畏畏缩缩的,我就不喜欢你了!”

男孩子哭得更凶了,也挣扎得更加厉害,和母子俩同行的奶奶(或是外婆)不得不加入“战局”。

两个成年人用尽力气,终于把孩子的手指送到了医生面前,医院响起了男孩子撕心裂肺的惨叫……

说实话,作为旁观者,我都能感觉自己的肾上腺素在蹭蹭涨,更不要说那个被强迫扎指血的男孩了。

但遗憾的是,他的妈妈似乎对他的紧张和恐惧不以为然。

强推反而适得其反

类似的情境时有发生。当孩子对一些在成年人看来“不值一提”的事情感到恐惧时,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——

“这有什么好怕的?”

“没事的,这才多大点事啊!”

“哭什么哭,你要勇敢一点。”

“你看,人家都不怕,你怕什么呢?”

也许绝大多数父母做出这些回应的目的,只是想安抚孩子的紧张情绪,给孩子壮胆,鼓励孩子更有勇气。

但从实际效果来看,这些话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蔑视了,因为潜台词是,他根本就不应该有这些懦弱的感受。

否定孩子的恐惧,并不会帮孩子消除紧张的情绪,反而只会让孩子更加不安,同时还会让孩子产生很多不被理解的孤独感。

我有个朋友特别怕水,连泡温泉这样的活动他都是拒绝的,原因就是小时候,他爸爸教他游泳,他因为害怕,不敢下水。

结果,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,他老爸一脚把他揣进了深水池,他在恐惧和绝望中喝了一肚子水,最后才被他老爸捞上岸。

从那以后,水就是他的克星。那种挥之不去的恐惧一直伴随着他,即便成年了,也依然没有好转。

强行把一个孩子逼到恐惧里,其实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。这会摧毁孩子的安全感,还有他对成年人的信任,结果只会适得其反。

不要嘲笑孩子的恐惧

就像那个害怕扎指尖的小男孩一样,如果他妈妈能够多一点点耐心,先认真倾听一下他的恐惧,肯定他的感受,再给他一些适当的帮助,他的恐惧也不至于会发展到那样的程度。

我记得灵小犀在第一次扎指尖血的时候,也有些紧张和害怕,因为她不停地在问我,到底有多疼?是什么样的感觉?

我没有嘲笑她胆子小,也没有试图想要哄骗她说“一点也不疼”,我只是很理解地问她,你是不是有些紧张,有点怕疼?她立刻点了点头。

我跟她说,我扎针的时候也会有些紧张,一会儿医生给你扎的时候,你会觉得有点疼,像被咬了一口的感觉。

一边说着,我还一边做出了“啊呜”想要咬她手指的动作,她哈哈笑起来,紧张感也随着笑声也淡化了一些。

轮到她的时候,我也紧紧抱着她,跟她说,没关系,我一直都在这里。

结果,等扎完针,她特别兴奋地跟我说,妈妈,就跟你说的一样,有一点点疼,但其实也不怎么疼。看得出来,她还很为自己的勇敢自豪。

从那以后,她没再怕过扎针。

逃避只会让情况更糟糕

有朋友说,不是我不肯帮孩子成长,只是我的孩子天生敏感,从小就比别的孩子胆小。可先天特质真的就是绝对影响因素吗?

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杰罗姆·凯根曾对先天特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。

他发现,大约10%-20%的人天生会对不熟悉的事物敏感。每次在面对陌生的人和地方时,他们通常都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来获得安全感。

但并不是所有具备这类特质的婴儿,长大后都会变得焦虑。真正让孩子变得害羞、胆怯甚至拘谨的,其实是逃避。

高敏感的孩子,在面对危险或是潜在的威胁时,都会比常人更警觉,这也容易让他们回避新事物。

但这些孩子如果能得到父母及时的帮助,能够学会直面自己的恐惧以及适应新事物的技巧,他们也不太会被焦虑裹挟。

同样地,即便是先天没那么敏感的孩子,如果受到了父母的过度保护,总是不停地逃避那些让他们感到紧张和恐惧的事物,或是长期忽视,得不到及时的帮助,那么,孩子也容易变得胆怯,甚至是焦虑。

换句话说,不论孩子的先天特质如何,一次较大的心理创伤或是长期积累的恐惧,都有可能破坏孩子的“安全系统”,让他变得焦虑不堪。

其实,很多焦虑的成年人,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在不安什么。

同样地,孩子内心深处也会有一些超出他语言表达能力的恐惧源。

在无法说清楚的时候,他们就会把这种恐惧,投射到某些会让你感到荒谬的、具体的事物上,比如说,怕鬼、怕恐龙、怕黑,等等。

不管孩子的恐惧多么无厘头,你都不应该坐视不理或是简单地嘲笑他一顿。

打败假想的“怪兽”

有一段时间,灵小犀总是跟我说,她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怪兽在看着她,刚开始我也没太在意,只是不停地跟她解释“世界上没有怪兽”,但她说的次数多了,我就上了心。

结果,当我熄了灯陪她躺在床上,让她指给我看那个“怪兽”时,我才发现,那是窗外的光源,经过房间里的衣架投射到墙上的影子,看上去张牙舞爪的,确实有点怪兽的样子。

我给她解释了影子形成的原因,然后问她,如果你真的不喜欢看着这个影子,我们可以怎么办呢?

她想了想,建议说,要不然我们挪一下衣架的位置。

我请她帮忙,一起完成了这个动作,从此,怪兽不见了,她心里的恐惧也彻底消散了。

其实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处理方式,但这个做法帮她直面了自己的恐惧,也帮她找到了真正的原因,还顺便长了知识。

但如果我当时坚持认为,那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胡话,我就不会尝试站在她的角度,去看待她所提出的问题,那么,我也不可能真正帮到她。

只是向孩子不停地口头保证“绝对安全”,是没有办法真正安抚到孩子的,只有真正理解并接纳了孩子的恐惧感,她才会真的安心。

当然,适当的压力对孩子来说,不见得是一件坏事。

真正会对孩子产生伤害的,是长期持续的压力。如果父母没有觉察到这一点,就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无助,让孩子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。

“停走停”的轻推游戏

当你觉察到孩子在说“妈妈,我怕”时,除了理解并接纳他的感受外,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帮他克服恐惧呢?

我们既不能冷酷地将孩子强行推到恐惧里,也不该帮孩子逃避一切,最好的方法是,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持,但不要纵容他轻易放弃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找到孩子的压力临界点非常重要。如果再向前多迈一步,孩子就会失控、崩溃,那么,说明孩子此刻已经站在了临界点上。

我们需要慢慢陪着孩子,将这个临界点不断地向前推移,直到孩子最终克服了它。

游戏力大师劳伦斯·科恩博士在他的《游戏力》一书中,分享了他用“停走停”的游戏,帮女儿艾玛剪指甲的故事。

他的女儿艾玛小时候很害怕剪指甲。在孩子抵抗的情况下,他根本不可能强行下手,所以,他向艾玛提议,两个人一起玩“停走停”的游戏——

他拿着指甲刀,站在离艾玛3米远的地方,然后开始慢慢地走向艾玛,但在这个过程中,艾玛可以随时喊“停”,而且只有艾玛发号施令说“走”,他才可以走。

当然,还有一条规则,孩子不能没完没了地说“停”,在两个“停”之间,必须说一个“走”。这也是为了给孩子一点点轻缓的推动。

艾玛很喜欢这个游戏,其实,所有孩子都喜欢能让自己觉得很有控制感的游戏。

最终,虽然花费了一点时间,但科恩博士顺利地帮艾玛剪完了指甲,这个过程完全没有对抗。

游戏在其中的作用,不仅仅是有趣、帮助淡化孩子的紧张感,更重要的是,在游戏中不停地寻找孩子介于“逃跑”和“崩溃”的边界,然后一点点推动孩子,把边界的范围不停地缩小。

内心强大的安全感,是孩子能够战胜恐惧和焦虑的力量所在。

不要嘲笑孩子那些看似无厘头的恐惧,这是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,尤其那些在你看来傻得要命的事情,对孩子来说,却是无比真实的体验。

如果能够懂得并接纳这一点,你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孩子的信任,找到帮助他的机会。

“别害怕,勇敢一点”,类似的话,并不能让孩子真正鼓起勇气。

你所要做的,就是在孩子濒临崩溃时理解他,想要逃跑时轻推他,直面感受时陪伴他。

「你的孩子有什么害怕的事物吗?」

欢迎移步留言区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t/pgst/7476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