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指甲,我们想到的就是手指甲,其实还有脚指甲,看着不以为然,但其能保护指端,指高指端敏感度,以及维持手抓、捏、握等动作时的稳定性。 长见识了吧,没想到指甲还有这样的作用功效,更要好好的了解下,以便更好地来保护我们的指甲。 指甲又称扁甲,是指端背面扁平的甲状结构,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和钙质,具有一定的硬度,能够保护末节指腹免受损伤。 指甲是由胚胎体表外胚层和侧板壁层,以及其体节生皮节的间充质,在胚胎发育以后,逐渐分化形成,主要分为甲床、甲板、甲沟、甲根、甲上皮、下皮等。 通常表现为甲色均匀、淡粉色、软硬程度适中、不易折断、表面光滑无纹路,以及分层等,且甲缘整齐无缺损。 说得有点多,理解起来还有点费劲,不起眼的小指甲也是“五脏俱全”,下次剪指甲就该认真了,那么问题来了,指甲是剪得越短越好吗? 答案是否定的,指甲不是剪得越短越好,剪指甲只是把指甲适当剪短,不影响日常使用,一定要避免损伤。 如果指甲剪得太短,甲周皮肤则会利用其良好的弹性,将指甲末端部分覆盖包裹,随着指甲继续生长,末端边缘部分便会扎进周围皮肤,发生“嵌甲”现象。 此外,“嵌甲”不仅损伤甲周皮肤组织,破损的皮肤还可能会让细菌趁虚而入,形成“甲沟炎”,那可是又疼又难熬。 更严重的是细菌感染化脓,可能还会引发细菌向血液中扩散,在极少数情况下,甚至会引发全身的败血症而危及生命。 所以,如果“嵌甲”症状比较严重,有明显的疼痛、肿胀、化脓,或者伴发甲沟炎的情况,应及时就医,请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处理。 如果留长指甲也不可取,因为长指甲下更容易残留污垢,甚至是细菌、真菌等病原体,不利于身体的健康。 而且长指甲容易划伤皮肤,或是进行劳动时指甲容易劈开、反卷,引起局部疼痛、出血,那就该修剪时就修剪。 一般来说,外露的指甲可以留1~2mm,以长度适宜、舒适度佳为合适,应避免留长指甲或将指甲修剪过短。 个人如何科学剪指甲好呢?首先,先用温热水泡手或泡脚,使指甲软化,这样有利于控制使用指甲刀的力度。 接着,将指甲末端修剪成一条直线,并分别与指尖保持齐平,保留的长度约1mm,然后将指甲末端的左右边角稍作修剪。 再接着,对锐利的指甲末端进行打磨,使其边缘光滑顺畅,这样使用起来也不会刮指甲、磨手了。 最后,指甲附近有倒刺时,也应该用指甲刀在其根部剪断,避免手撕发生皮肤破损,以免细菌感染,然后清洗下就完成了。 你的健康,我们一起上心,我们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。 如果雨亭写的对你有所帮助,感谢你的点赞和分享。 为了我们的身体更健康,
|